<track id="9bx7z"><strike id="9bx7z"><rp id="9bx7z"></rp></strike></track>

    <pre id="9bx7z"></pre><pre id="9bx7z"></pre>
      <pre id="9bx7z"><ruby id="9bx7z"><ruby id="9bx7z"></ruby></ruby></pre>

      <noframes id="9bx7z"><pre id="9bx7z"></pre>
      <track id="9bx7z"></track><ruby id="9bx7z"><ruby id="9bx7z"><b id="9bx7z"></b></ruby></ruby>

        <pre id="9bx7z"></pre>

        <output id="9bx7z"><ruby id="9bx7z"><mark id="9bx7z"></mark></ruby></output>
        紅色河北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紅色河北

        俺家的日子比蜜甜

        發布日期:2021-01-12 信息來源:河北老促會

        ——內丘縣崗底村楊增林的幸福生活

            

        雨后太行,山巒疊翠。

        “九龍崗下窮山莊,窮傻愚名傳四方??凡藰淙~半年糧,光著脊梁睡土炕……”819日,在內丘縣崗底村村史館,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說了幾句流傳甚廣的順口溜,簡要總結40多年前的村民生活。他接著說,今天的崗底村再不是舊模樣,而是九龍崗下新山莊,人換思想莊變樣。滿山栽上搖錢樹,好山好水好風光。

        連綿起伏的青山上,“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幾個大字格外引人矚目,山腰間,一棵棵圍山轉的蘋果樹蔚為壯觀,村民楊增林正在自家的果園里拉枝、拔草,見到記者,他順手摘下幾個黃中帶紅的蘋果,請記者們嘗鮮兒:“這是早熟品種……再過倆月,崗底蘋果就到了采摘旺季。今年又是好年景!”

        楊增林的兒時記憶里,最深刻的就是吃不飽,最常吃的是“柿子皮、紅薯蔓、楊樹葉、糠炒面……”他做夢都想吃上玉米面窩窩頭。吃得不行,住得也差。彼時,楊增林的家是低矮破舊的四間石頭房,他總盼著能過上大人們常說的“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的生活。

        崗底村有種果樹的傳統,由于管理技術落后,產量低,品質差,賣不上好價。1996年,山洪暴發,農田被毀,山場遭損,作為考察災情的一位林業專家,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老師來到這里,精準把脈挖窮根,一住就是20年。

        荒山越來越綠,蘋果越來越“紅”,和很多村民一樣,楊增林和李老師很熟。

        楊增林不懂技術,向李老師“求援”。李老師痛快答應:“不懂不要緊,我教你!”

        楊增林陸續承包了50畝荒山,按照李老師教給他的技術,整地、栽種、追肥、防病……不懂就問,一心撲在了果樹種植上。

        要想種好蘋果樹,也不容易。

        “我們村的‘富崗’蘋果最初沒有統一生產標準,個頭、著色、果形、口感等也不一樣?!睏铍p牛介紹,現在的富崗蘋果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是因為李老師根據崗底實際,制定了“富崗蘋果128道標準化生產工序。

        怎樣挖定植坑,怎樣沉實定植帶,什么時間修剪,什么時間噴施葉面肥,什么時間疏花疏果,什么時間套袋去袋,從整地到種植,從管理到采摘,從貯藏到銷售,一環扣一環,環環緊相連,“就像工人一樣去‘生產’蘋果?!?/p>

        同時,崗底村辦夜校、搞培訓,與專業院校合作,把講臺搬到了山坡上,191人獲得了國家頒發的果樹工證書,崗底村成為全國首個持證下田的村莊。楊增林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都不能少!”楊增林將128道標準化生產工序學了又學,僅一年多工夫,就熟練掌握,這兩年,他還經常受邀到外地做技術指導,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土專家。

        2016年,楊增林第一個在村里注冊家庭農場。他給農場起名叫幺兩帕,取的就是128道標準化生產工序的數字諧音,還將這個名字注冊了商標。楊增林說,采摘季一到,石家莊、邯鄲等地很多游客慕名前來,價格比其他地方至少每斤貴一元,依然不愁賣。

        種下“搖錢樹”,端上“金飯碗”。楊增林算過賬,“50畝家庭農場一年收入30萬元不成問題。這些年,楊增林向往的小康生活不斷變現:購置了一輛小貨車,在村里買了一個127平方米的樓房和一間臨街商鋪,還在邢臺市區也買了一套樓房。

        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崗底村一年比一年富。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4.5萬元,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了小汽車。

        “從前是別人給崗底‘輸血’,現在我們也要為別人‘輸血’?!睏铍p牛說,他們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崗底村周邊建立4000畝富崗蘋果種植基地,并定期派技術員為農戶指導蘋果種植技術。

        按照李老師遺愿,崗底村編制了建設規劃:將建設覆蓋侯家莊鄉其他34個行政村和104個自然村的生態大花園,與全鄉老少一起擼起袖子搞生態,讓全鄉1.5萬名農民都過上看藍天白云、吸負氧離子、吃有機食品的小康生活。

        “今年,崗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要達到5萬元。楊雙牛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崗底人對實現這個目標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