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研發競賽,走在前列的依然是中美
截至2020年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上已經備案了110個正在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其中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的共有8個。記者梳理發現,這8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中,4個來自中國研發團隊,3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英國,采用的技術平臺分別是非復制性病毒載體、RNA、滅活疫苗和DNA。
目前,中國至少已有超過15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展開了疫苗研制方面的科研攻關,有4個新冠病毒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4月12日,由中國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牽頭研發的創新性重組疫苗產品重組新冠病毒(腺病毒載體)疫苗正式在武漢開始受試者接種試驗。約有500名志愿者接種了疫苗。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各自聯合有關科研機構研制的滅活疫苗,分別于4月12日、13日獲得一二期合并的臨床試驗許可,成為最先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采用“滅活”技術平臺的新冠病毒疫苗。
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件,也于4月28日啟動了臨床試驗。
此前的5月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領銜聯合多個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發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研究證實,北京科興中維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恒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道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一二期合并臨床研究已于4月16日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啟動。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的技術路線
1. 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最傳統的經典技術路線:即在體外培養新冠病毒,然后將其滅活,使之沒有毒性,但這些病毒的“尸體”仍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使免疫細胞記住病毒的模樣。
滅活疫苗的優點是制備方法簡單快速,安全性比較高,它是應對急性疾病傳播通常采用的手段。滅活疫苗很常見,我國常用的乙肝疫苗、脊灰滅活疫苗、乙腦滅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都是滅活疫苗。
但滅活疫苗也有缺點,如接種劑量大、免疫期短、免疫途徑單一等,而它最可怕的缺點是有時候會造成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DE),使病毒感染加重,這是一種會導致疫苗研發失敗的嚴重不良反應。
2. 腺病毒載體疫苗
腺病毒載體疫苗是用經過改造后無害的腺病毒作為載體,裝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載體疫苗,刺激人體產生抗體。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鑰匙”,無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裝自己很“兇”,讓人體產生免疫記憶。
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優點是:安全、高效、引發的不良反應少。這種疫苗也有缺點,重組病毒載體疫苗研發需要考慮如何克服"預存免疫"。以進入臨床試驗的重組新冠疫苗為例,該疫苗以5型腺病毒作載體,但絕大多數人成長過程中曾感染過5型腺病毒,體內可能存在能中和腺病毒載體的抗體,從而可能攻擊載體、降低疫苗效果。也就是說,疫苗的安全性高,但有效性可能不足。
3.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將編碼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體,利用人體細胞在人體內合成S蛋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通俗的說,相當于把一份記錄詳細的病毒檔案交給人體的免疫系統。核酸疫苗的優點是:研制時不需要合成蛋白質或病毒,流程簡單,安全性相對比較高。
缺點是:無成功先例,多數國家無法大規模生產,可能因價格較貴而難以普及到低收入國家。
4. 重組蛋白疫苗
重組蛋白疫苗,也稱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它是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產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作為抗原的S蛋白,把它注射到人體,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相當于不生產完整病毒,而是單獨生產很多新冠病毒的關鍵部件“鑰匙”,將其交給人體的免疫系統認識。
重組亞單位疫苗的優點是:安全、高效、可規?;a。這條路線有成功先例,比較成功的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
重組亞單位疫苗的缺點是需要找到一個好的表達系統,這很困難。它的抗原性受到所選用表達系統的影響,因此在制備疫苗時就需對表達系統進行謹慎選擇。
5. 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是用已批準上市的減毒流感病毒疫苗作為載體,攜帶新冠病毒的S蛋白,共同刺激人體產生針對兩種病毒的抗體。簡單地說,這種疫苗就是低毒性流感病毒戴上新冠病毒S蛋白“帽子:后形成的融合病毒,可以一石二鳥,既能防流感又能防新冠。在新冠肺炎與流感流行重疊時,其臨床意義非常大。由于減毒流感病毒容易感染鼻腔,所以這種疫苗僅通過滴鼻的方式就可以完成疫苗接種。
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的優點是:一苗防兩病,接種次數少,接種方式簡單。
病毒減毒活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疫苗,我們平時常見的減毒活疫苗有: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等。但減毒活疫苗的缺點是:研發過程漫長。
(綜合央視、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