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同志1989年10月13日視察中國革命的第一個根據地井岡山。他走村串戶視察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隨后,聽取了井岡山市委、吉安地區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匯報。他說"在革命戰爭年代,江西人民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解放后,從未中斷過向國家支援糧食,貢獻很大。這些年來,老區建設雖然有了很大起色,大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但這還不夠。老區人民要像戰爭年代一樣,自力更生,銳意進取,實行開發式脫貧,盡快富裕起來"。
江澤民同志1992年10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指出:"貧困地區盡快脫貧致富,是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革命老根據地、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國家要采取有效政策加以扶持,經濟比較發達地區要采取多種形式,幫助他們加快發展"。
江澤民同志1994年1月29日在山西呂梁山區老革命根據地考察。他視察了臨縣城莊鄉、興縣蔡家崖村,聽了當地黨政領導的匯報后說:"呂梁是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飲水思源,老區人民日子過不好,我心不安啊!"為解決這些地方的實際困難,與隨同考察的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共同商定為當地解決了有關脫貧的五個項目,并寫了"艱苦奮斗,振興呂梁"的題詞。隨后,從興縣蔡家崖村黨支部來信得知這些項目已經建成時,他又親筆回信?;匦艑懙溃?老區人民為革命和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得悉當地黨委和政府支持幫助你們解決了吃水難問題,感到十分高興。希望大家堅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團結一致,艱苦創業,為振興呂梁,實現老區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
江澤民同志1994年3月3日,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報告指出:"還有一些貧困地區是革命老區。老區人民在戰爭年代為中國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做好老區扶貧工作,使老區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老區人民;老區人為建設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如果不能幫助群眾擺脫貧困,我們將愧對革命先烈,愧對老區人民,所以加快貧困地區的發展步伐,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問題,是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1996年7月25日江澤民同志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江澤民同志1996年9月20日考察京九鐵路沿線貧困地區時,在江西的講話指出:"在革命戰爭年代,老區人民跟著黨,進行了艱苦卓絕、前仆后繼的斗爭,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光榮傳統","幾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老區經濟有很大發展,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領導的結果,貫徹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政策的結果,是老區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老區還有一些地方比較貧困,還有一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各級、各部門要繼續給予重點扶持,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老區人民。我希望廣大干部群眾繼續發揚革命老區艱苦奮斗、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光榮傳統,繼續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么一股勁頭,那么一種精神,并把這股勁頭、這種精神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借此機會,也請你們轉達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老區人民的親切問候和崇高敬意"。
中華民族歷來有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在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今天,發揚這一傳統美德尤其必要。國家機關、人民解放軍、民主黨派、社會團體,以及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都要一如既往地積極支持、參與扶貧工作,各盡職能,各盡其力。
目前,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人,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其中不少是老區人民,他們在革命戰爭年代,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時至今日,老區人民中還有不少人過著缺吃少穿的日子,各級領導干部都應為此而寢食不安。新中國成立50年了,如果不能盡快讓那里的群眾吃飽穿暖,我們就無法向為建立新中國英勇犧牲的千百萬烈士交代,無法向人民、向歷史交代。全黨同志都要從堅持黨的宗旨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都要把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義不容辭地完成好。(摘自1999年6月9日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江澤民同志在陜西視察工作時指出:"把經濟搞上去靠什么?還是要發揚延安精神,歸根到底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勤儉持家,勤儉建國"。
江澤民同志在視察江西老區時曾說過:"重溫我們黨在井岡山時期的斗爭歷史,以及在斗爭中形成的寶貴歷史經驗和優良革命傳統,對我們今天加強黨的建設,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江西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長期革命斗爭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數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岡山精神,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全黨和全國上下始終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
"在革命戰爭年代,老區人民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這些年來,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革命老區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革命老區一些人力、物力、財力,幫助他們早日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有關部門,都要堅決落實中央的要求,關心和支持革命老區的建設和發展,通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使老區人民的生活盡快好起來。革命老區的廣大干部群眾,要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盡快改變本地區的面貌"。(摘自江澤民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沒有過時??谷諔馉?、解放戰爭的艱苦歲月要發揚延安精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離不開延安精神。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過若干年的緊日子,不經過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社會主義是很難建成的。
"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主要力量,應放在西部地區,放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別貧困的地區。切實幫助這些地區發展起來,對于實現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目標,對于加強民族團結、鞏固邊疆,對于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要幫助仍然處在貧困狀態的革命老區盡快發展起來。這些年來,我反復講這個問題,今天再強調一下。革命老區在戰爭年代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付出巨大犧牲,我們有責任幫助老區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否則我們就難以向烈士交待,向人民交待。應該集中一切財力、物力和人力,盡快地解決好這些地區的問題"。(摘自2001年5月25日在中共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